历史文化

时尚定制服装的剪裁和搭配, 将美人儿的气质完美烘托
发布时间:2017/6/12 10:57:56

      北京服装厂


  自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支持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促进百万人就业战略以来, 新疆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通过纺织服装贸易拉动经济,促进百万人就业,进一步提升纺织服装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纺织服装产业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在这一进程中,许许多多的农民,尤其是南疆农村妇女,告别土地,走进工厂,有了稳定的收入,从而带动全家脱贫致富。

  2015年12月2日,阿拉尔新疆锦域纺织有限公司工人在纺纱车间自动化流水线上监控纱线质量。孙国权摄

  阿吉古丽·可然木:用双手“织”出美好生活

  “妈,我在这边一切都很好,放心吧,给你们打过去的钱该花就花,过两天公司就发工资啦。”6月5日中午,刚在公司食堂吃完午饭的阿吉古丽·可然木又接到了妈妈的电话后这样说。自从今年3月到库尔勒纺织服装城内的兵娟制衣公司上班后,每天中午,妈妈的“嘘寒问暖”总是如期而至,而她也总是以“都很好”作为回应。

  “这里确实一切都很好啊,挑不出什么缺点。”这个年轻姑娘的眼眸中闪烁着亮光,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干着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她曾经盼望的未来。

  阿吉古丽的家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从小她就跟着母亲编毛毯,织布纱。当把一根根细线通过自己的巧手“编织”成一张张花纹精致的毛毯、一块块平整细密的布料时,阿吉古丽就会有一种充实的满足感。

  每当看见女儿沉浸在针与线的世界中,阿吉古丽的母亲疼爱的目光里总是夹杂着隐隐的担忧——丈夫常年在外打零工,自己凭手工制作毛毯布料,两人都挣不了多少钱,大儿子即将走入大学校园,全家人努把力能把儿子供出来,但女儿 怎么办?

  虽然自己没多少文化,但阿吉古丽的父母深知,知识能改变人的命运。可现实问题令他们感到无奈又不甘。已经成人的阿吉古丽自然知道父母 的心事。“让哥哥安心地去上大学,我高中毕业后好好学一门技术,也能找到工作,现在上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阿吉古丽·可然木语气故作轻松地安慰着家人,可对于未来,她依然十分迷茫。

  好在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今年年初,库尔勒纺织服装城内的兵娟制衣公司招聘当地的上百名“两后生”进入公司工作,阿吉古丽便是其中的一员。现代化的服装生产线,来自日本、瑞典的先进生产设备,良好的食宿环境,让天生就有着“绣娘”气质的阿吉古丽兴奋不已。

  “来这里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学习到了先进的纺织技术,当然,也挣到了以前数目想都不敢想的工资,现在我每个月都能给哥哥生活费呢!”阿吉古丽笑着说。

  在兵娟制衣公司内,如阿吉古丽这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编织出美好生活的人还有很多。作为库尔勒纺织服装城引进的第一个纺织服装服饰产业集群项目,兵娟制衣公司计划总投资14亿元,建设8栋厂房,最终将建成一个集纺织、服装、服饰和装具生产为一体的产业集群集团公司,全部建成后年产值约20亿元,可带动就业约2200人。

  作为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库尔勒纺织服装城已吸引了一批具备国际一流产品质量、一流设备、一流管理、最优市场优势的纺织企业落户。2016年,该纺织服装城实现工业产值8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8%。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日产1500吨纱的生产规模,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记者刘翔)

  肉孜古丽·亚森:成为产业工人改变了我的生活

  能够赚钱买自己喜欢的饰品和衣服还不是最让沙雅县姑娘肉孜古丽·亚森开心的事,现在每个月扣除自己的生活费,她还能给家里2000元的生活费,这才是让她觉得最自豪的。

  “我现在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我已经能说简单的汉语了,也有能力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每次回家,很多邻居姐妹都很羡慕我的变化。”6月6日,肉孜古丽·亚森高兴地向记者讲述自己参加工作后的改变。

  从农民变成产业工人,从羡慕别人到被别人羡慕,一次不抱希望的尝试给肉孜古丽带来太多改变。

  那时,在自治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百万人就业”工程的推动下,看到周围越来越多和她一样贫困的人,陆续走进了纺织工厂,在干净整洁的工厂里工作,领着固定的工资,肉孜古丽一度很心动,但是不懂汉语、没有技术又让她对新工作心生怯意。好在她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在一次纺织服装行业的招工中递交了申请。很快,肉孜古丽接到了阿克苏新雅棉纺织有限公司录用的通知。

  进入公司后,公司不仅为员工提供食宿,还对像肉孜古丽这样没有技术的员工进行免费培训,在师傅手把手的指导下,刻苦努力的肉孜古丽很快就掌握了工作技能并参与到生产中。

  “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有的曾是农民,有的曾是家庭妇女,但经过自身努力,他们都成为技术骨干了,家里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肉孜古丽说。

  现在已经成为家里经济支柱的肉孜古丽言语间充满了自豪感:“我和同事们每次回家都是‘活广告’,亲戚朋友也想像我们一样成为产业工人,有更好的生活,他们中已有不少人来到阿克苏纺织城找工作了。”

  近几年来,阿克苏地区为了发挥“短平快”项目资金投入小、项目周期短、带动就业多的特点,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吸纳就业人数多的服装加工、刺绣、毛毯纺织类小微企业纳入“短平快”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加强新吸纳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小微企业快速发展。

  为了契合南疆发展实际和企业人才需要,阿克苏地区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重点,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效衔接,转变培训方式,突出“双语+技能”培训,采取企业自主培训、校企合作模式,大力开展纺织服装企业新招录新疆籍员工岗前培训。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入驻的纺织服装企业达到66家,全年累计新增就业7310人,产业工人规模达到1.5万人。今年,阿克苏地区将构建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就业容量,实现每天用工5万人。(记者张瑞麟)

  巴哈尔古丽·赛买提:成为家乡脱贫“标杆”

  2010年以前,巴哈尔古丽·赛买提一家像大多数贫困户一样,日子过得很清贫。然而,贫困的生活不仅没有将她“打倒”,反而激起了她的斗志。

  经过8年的努力,巴哈尔古丽成为乡里的脱贫“标杆”,先后被全国妇联和自治区评为“城乡岗位建功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双学双比”先进个人。

  6月1日,记者走进阿克陶县皮拉勒乡恰尔巴格村永春纺织合作社,各种各样精美的绣品、服饰、床上用品、工艺品让人应接不暇。社员们飞针走线地赶制着外地客商定制的艾德莱斯绸服饰。在制作车间,巴哈尔古丽和丈夫正在织一匹艾德莱斯绸。

  对巴哈尔古丽来说,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我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小学毕业后我就帮着父母做家务、种地。”巴哈尔古丽说,长大结婚后,她的小家庭日子仍然过得紧巴巴的。

  为了改变贫困的生活状况,“当时,我花了130元从喀什买来十字绣材料和布料,绣了床上用品四件套,卖了570元,这是我赚到的第一桶金。”巴哈尔古丽回忆。

  有了这次触动,此后巴哈尔古丽积极参加县、乡政府组织的各类科技培训班,并将所学的先进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2008年,她开了一家以编织、刺绣、做窗帘等为主的小型加工厂。之后,她带着精心制作的民族手工艺品先后参加了喀交会、乌洽会,她的作品受到了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这些一针一线制作的手工艺品在展销会上很受欢迎,当时就接到了几个大订单。”回忆当时的情形,巴哈尔古丽依然非常开心。

  后来,巴哈尔古丽掌握了制作艾徳莱斯绸的工艺。“艾徳莱斯绸很受村民喜爱,但我一个人来做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于是,我决定把村里的家庭妇女集中起来,教她们技术,一起来制作艾徳莱斯绸。乡政府也非常支持我,把村里闲置的学校出租给我。我从银行贷款十余万元购买了设备,正式成立了永春纺织合作社。”巴哈尔古丽介绍。

  如今,不仅巴哈尔古丽富了,村里的姐妹们在她的引导下也都积极参加生产,每月最少的也可以拿到1000多元的工资。

  现在,巴哈尔古丽正计划扩大生产规模,为更多的农村妇女提供就业岗位,让她们早日脱贫致富。(记者何玲 通讯员齐瑶)

  帕力达·哈拉甫力:“穿针引线”帮乡里姐妹就业

  “这件衣服的边没有缝好,是你操作方法不对,我给你示范一下。”6月7日,帕力达·哈拉甫力拿着一块布给学员示范,针来线往,针脚又干净又漂亮。末了,她还鼓励新员工古丽米热木·伊米娜:“学缝纫技术要多下功夫,你接触缝纫的时间不长,不要心急,熟能生巧,慢慢地你就能做得很好。”这一番鼓励,让古丽米热木·伊米娜对学好缝纫技术更增添了一份信心。

  今年33岁的帕力达来自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琼博拉乡索墩布拉克村。去年3月,她来到位于察布查尔县伊南工业园区的伊犁特宁实业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缝纫计件工。

  “我以前在琼博拉乡开过一间裁缝店,前后干了十年,那时候每个月收入只有500多元。”回想起当时的处境,帕力达·哈拉甫力难掩黯然之色,“我家没有口粮田,丈夫跑线路车,一个月也就挣1000多元,两人的收入加起来仅仅够家里的开支。但自从应聘进入伊犁特宁实业有限公司工作,挣的钱多了,吃饭住宿都是免费的,孩子上学也更方便了,我特别喜欢在这里工作。”帕力达高兴地说。

  进入公司后,帕力达从零做起,跟着培训老师学习新的缝纫技能。工作之余,她积极帮助新来的员工,耐心传授缝纫技能,并发挥语言优势,利用自己会汉、哈萨克、维吾尔三种语言的优势为培训老师和员工们义务当翻译。帕力达的突出表现被企业负责人看在眼里,三个月后,她升职为小组长,五个月后,她又以绝对领先的票数,成了该公司首位女厂长。这位来自农村的家庭妇女蜕变成为一个受员工仰慕的女厂长。

  伊犁特宁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福如说:“帕力达·哈拉甫力文化程度较高,有语言优势,沟通能力好,组织能力强,更难得的是她对工作十分认真踏实,对待同事就像亲兄妹一样,大家都很尊重她、信任她。”

  当上厂长后,帕力达依然放不下老家的姐妹们,经过她的“穿针引线”,琼博拉乡有24名在家待业的农村妇女跟随她走出“山窝窝”。这些妇女在帕力达的帮助下学到了本领,现在都走上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每月平均工资能拿到1800元。

  在帕力达的带动下,今年年初,她的丈夫也从乡里走出来,找到了稳定工作。夫妻两人加起来每月有5000多元的收入。生活条件好了,家里还添置了一辆小轿车。

  对于今后的打算,帕力达说:“我想多存点钱在县城买一套房子,把婆婆和孩子都接到县城居住。等我们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后,我还要把乡里的姐妹们都介绍到公司来上班,给她们教技术,多挣钱,让我们农村妇女都能撑起家里的半边天。”(记者王玉召 通讯员陈静)

  英吉沙县“卫星工厂”让村民就业不出村

  6月6日,艳阳高照,在200多平方米的厂房里,阿依穆妮莎·阿不都拉和数十名维吾尔族女工一起,踩动着缝纫机踏板,认真地工作着。

  阿依穆妮莎所在的工厂是援疆企业中兴手套有限公司在喀什地区英吉沙县的加工点之一。

  将生产车间建在农民的家门口。近几年,英吉沙县针对多数无业青年特别是留守妇女恋乡情结较重,不愿外出打工的实际情况,变“输血”为“造血”,变“单一扶持”为“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以纺织、服装、手套等为核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先后引进齐鲁纺织服装、中兴手套、新大新服装、锦绣针织、伊丝路针织、晋亿服饰、鸿泰棉纺等10余家企业。依托合作社等平台,积极推进“总部+卫星工厂”的生产经营模式,整合投入资金1亿元,在14个乡镇的172个村(社区)开设卫星工厂59家,正在建设的57家,总数将达到116家,带动就业5000余人。

  “刚来时,我什么都不懂,公司对新员工进行了免费培训,现在我每个月有了固定工资,工厂离家又近,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里,我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今后我会更努力地工作,争取当上厂长。”阿依穆妮莎自信地说。

  阿依穆妮莎的这个目标在“卫星工厂”并不难实现。为了提高员工的荣誉感,每个企业都会选派熟练工到“卫星工厂”担任管理及技术指导人员。

  通过不断扩大“卫星工厂”建设规模,把工厂建在家门口,实现培训和就业一体化,把英吉沙县农村无业群众转变为了产业工人,强化了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了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解决了农村妇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得到了提升。

  “我不再是那个只围着孩子和厨房转的家庭妇女了。刚开始我老公并不是很支持我,但是现在他也成了工厂的职工,我们一起上下班,我觉得自己过得比以前更幸福。”说起家庭,阿依穆妮莎的脸上洋溢着甜蜜。

  为了保证村民就近就业、离家不离村就能够实现增收致富,“卫星工厂”在对外联系稳定客商长期供货的同时,积极与县内医院、学校和落户的服装、家纺、劳保、户外用品等企业合作,提供来料加工。同时,英吉沙县“卫星工厂”与县职业培训学校签订定向培训合同,针对不同用工需要,定向培养专项人才,进一步拓宽就业和增收渠道。

  通过统筹规划,英吉沙县还争取援疆资金1800万元,启动15个“卫星工厂”幼儿园和小食堂及配套项目建设,将“卫星工厂”尽量选址在村委会所在地、村级中心幼儿园、食堂旁,解除大家的后顾之忧,安心就业。(记者张瑞麟)

  2016年11月22日,在乌苏市锦鹏棉纺织有限公司气流纺车间,技师凯丽比努尔(中)正在向学员讲授棉条接头技术。高博摄

  6月1日,阿克陶县皮拉勒乡恰尔巴格村永春纺织合作社负责人巴哈尔古丽·赛买提在整理刺绣作品。

  2016年9月21日,在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纺织品服装展艾德莱斯出天山展位,两名模特身着来自库尔勒设计师陶陶设计的服装作品计的服装作品。



服装厂,服装加工厂,北京服装定制,北京服装厂,工作服定制,西服定制,衬衫定做